發表文章

隱藏的危險

校園議題 隱藏的危險                          10323043 楊融昇 在踏入校園的那一步,我們周遭所接觸的危機其實並不少,不管是隱藏的危險,像是人煙較少且無裝設監視器的黑暗角落,或是平常視而不見的地方,像是沒有護欄的邊坡還有掉落的樹葉導致可能打滑的路面我們也是天天在走,很多意外都是亡羊補牢,像是校園內前一陣子熱議的機車道增設閘門,原本就已經是蜿蜒的小路,加上地形的配合,若是在車流量尖峰時段還需停車刷卡,急走急停的情況下已經發生過很多小插曲,撞斷護欄最為常見,前後追撞等等意外屢見不鮮。 雖然校園不大,也有設置行人專用道路,但某一些路口還是常常上演人車爭道的驚險戲碼,有些車子車速過快或不禮讓行人穿越斑馬線,如果發生擦撞也是不堪設想,還有吸菸區也是我覺得惱人的地方,明明是要避免人群吸到二手菸,但是吸菸區卻都設立在人來人往的地方,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 每次路過都覺得把吸菸區設置在行人特多的地方不知道是哪個 ” 聰明人 ” 的 ” 德政 ” 啊。 夜間的校園也是危機重重,之前就發生過性騷擾還有尋仇埋伏打人的事件,原本沒有監視器材的保護,很難掌握犯罪人,這一點校方倒是有重視了,近期增設了許多監視器,但還是有死角,夜間出入還是要格外小心避免單獨行走。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校區位處偏僻,人煙罕至尤其是入夜還有假日,其他行政缺失學校則一貫的官方回答不做改善,機車道只能自己小心行駛,祈求不要被三寶擊落吧 ! 吸菸區則是為了少數吸菸族群而去侵害不吸菸者的權益與健康,還我新鮮的空氣啊,非要我每次路過都吸一口二手菸嗎 ? 吸菸區設遠一點很難嗎 ? 以上整理出我所看見但校方裝做未看見的的一些小小校園的議題,讓不知道的人能重視一下,畢竟是自己的校園,學校不做處理,學生只能自救了,自求多福,夜間攜伴同行避免前往校園陰暗的角落以免發生意外沒人知道,二手菸就 …… 忍忍吧,車子騎慢點路上多留意,避免發生問題意外,然後大家都平安畢業吧。

選課是門大生意

10323060 陳威智 我說,選課是門大生意,在這個僧多粥少的世界裡,我可以利用年級之便,實現我的發財夢;我說,選課是筆大買賣,在這個令我們抱怨連連、詬病已久的爭議中,我可以開拓出我的新藍海;我說,我可以在畢業前賺到我的第一桶金。 還記得,在我高中才剛畢業,離開了四面都是圍牆,穿著統一的制服,每日每時每分每秒都必須按表超課的高中生活,懷著既興奮又忐忑的心情,第一次踏入這南華大學的時候,就明顯地感覺到了這傳說中的大學生活跟高中的不同,充滿著快樂、歡笑與自由的氛圍:五顏六色的便服,多采多姿的社團,甚至就連上課的行程都可以自己安排,到處都充滿著自由的味道,其中,高中與大學最明顯的不同就是選課了,在新生說明會時,第一次聽到「選課」這種東西,懵懂無知的我是滿臉的問號與疑惑:選課?那是甚麼?能吃嗎?直到聽完了學長姊的解釋與說明後,我才驚訝的發現,原來,傳說中的大學生是可以自己安排課表,可以自己決定是要早上睡到飽還是周休三日,幸福是來的如此突然,令人措手不及,但,這複雜的選課系統,也是令人聽得滿臉問號,甚麼自然、健康領域,甚麼人文、社會領域,甚麼中經、外經、核心素養,這麼多的課程,如此複雜的領域,實在是很考驗我的智商,經過學長姐解釋了許久,我才模模糊糊的稍為理解了一點,當我滿懷興奮的安排好我想要上的課程,滿心期待的終於等到了選課日到來,特別起了個大早準備邁向我的大學新生活,一打開學校的選課系統時才發現,原來這世界不是傻人想的這麼簡單,整整一排的人數已滿、人數已滿 ...... ,一整排的紅字令人一度以為是系統出了甚麼問題,許久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所謂的選課機制對大一新生來說就是一個笑話,當你滿懷期待,自以為可以好好學習到想要了解的知識,在選課日屁顛屁顛的起了個大早,抱著希望的打開校務行政系統,校務行政系統就會給你滿滿的絕望,把你的臉打得又紅又腫,在你還沒踏進學園之前先幫你上第一堂課:要尊重學長。 在我們南華的選課機制是這樣的:年級越高系統就會越先開放,而同一個年級還會因為有沒有將教學意見表填寫完畢,而造成你是早上七點選課還是晚上七點選課的差別,在這個選課體制下,就會造成一個問題,不管你多早起來,電腦跑多快,只要你是大一新生,你永遠搶不到想要上的,特別是在通識領域這個問題更加嚴重,所有的中經外經,不管是爽課硬課,只要是大一新生,打開系統時通通都是人數已滿,能搶到
大學內的執政守則 大學強調自治,同時也是學校師生及行政人員共治,大學校長不是全能者,學校該如發展不會是校長的個人責任,也不是只由校長個人規劃,而是要經過校務會議或校務發展會議的共同討論,這才是大學的民主精神。 據我自己所知,在美國的名校中,教授治理學校,唯一不去插手的事情就是:去選校長, 但同時校長也很難去插手院系內的大小事務。台灣好像剛好相反。應該是還留有明君強人領導之遺毒吧。 以法律來說: 大學法第一條:大學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為宗旨。大學應受學術自由之保障,並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享有自治權。 在許多私校根本不存在,簡直是笑話。對於校方來說,大學法僅供參考。 在高教工會發起「捍衛大學教師聘任尊重專業審查原則,校方不得另立程序掏空「三級三審」!」連署後,已有三百個學界人士加入連署。高教工會於19日邀集各校教師代表召開記者會,向教育部與各大專院校喊話:「官大不代表學問 大!」大專教師聘任應回歸由教評會按學術表現專業審查,而不得任由校長或校方高層介入大專教師聘任。 記者會上,世新大學的工會分部召集人將針對學校近來透過修訂「改隸辦法」,使得校方高層有機會架空系教評會,將他系教師「改隸」至特定系所,剝奪既有的「三級三審」正常程序。 也將有政治大學的教師出席分享,原先政大容許校長對各系徵聘教師「先行閱覽」的權力,如何終於透過師生努力,於校務會議廢除了相關規定,回歸由教評會「三級三審」。 在連署的內容中,也有多所學校教師指出系所教師在聘任過程曾有校方高層不當介入的經驗,強調如果容許校方行政權干預學術聘任,將造成嚴重的不當後果。 工會將向新教育部長吳茂昆與各大專院校提出呼籲訴求,包括:一、各大學校院之教師聘任及其隸屬系所變動,應回歸教評會「三級三審」機制,由系所之專業審查作為教師聘任之基礎,以維護學術健全發展。二、教育部應主動積極監督,杜絕大專院校另立程序掏空「三級三審」,以維護高等教育之健全發展,保障師生權益。三、教育部應提出妥善管道,供遭學校高層不當介入教師聘任之利害關係人進行檢舉,並妥適處理。 在這篇新聞哩,嚴重的闡述了大學高層嚴重干涉了內政,這是非常嚴重的集權行為。